熟料年产量呈现逐年递增。“十三五”期间,我国水泥年总产量基本稳定,但基础设施建设对高标号水泥用量在逐年增加,水泥中熟料系数在不断提升,尤其近三年,平均每年增加0.8亿吨熟料产量,这种趋势还在延续。熟料生产过程产生的碳排放占水泥碳排放量的60~65%,是水泥企业直接排放的主要来源,因此在核定峰值和下达配额时,既要考虑熟料需求增量的客观因素,又要采取降低熟料消耗量的措施。
每条生产线的实际产能和产量。建设项目批准产能与生产许可证产能,“批小建大”与“批大建小”的实际产能,技术改造后的实际产能,产能利用率不同的实际产量,高原地区的实际产能,水泥粉磨工艺不同的实际产能,这些因素造成同规格的窑型或磨机的设计产能与实际产量普遍存在较大差异,每条生产线的产能界定标准要科学。按照产能减量置换产业政策规定和建设项目的批文核准的规模,结合各省近几年产能利用率平均水平,应该是各地碳配额计算的主要依据。
凝结时间对水泥的重要影响
一般情况下,水泥的凝结时间试验取初凝时间:水泥初凝时间是指从水泥加水到开始失去塑性的时间。当水泥与水混合之后,水化反应立刻在水泥颗粒表面发生,生成的胶体状水化产物聚集在颗粒表面而形成水化物膜层,使化学反应减慢;而随着生成的胶体状水化产物不断增多,膜层增厚并相互连接构成疏松的网状结构,使浆体逐渐失去流动性,这就是水泥的初凝。
顺带一提,在此之后,水泥继而完全失去可塑性,并开始产生结构强度,这即为水泥的终凝。
水泥凝结时间的快慢,对施工方法和工程进度有很大的影响,所以要进行凝结时间的测定,以检验其是否满足混凝土施工所提出的要求。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缓凝剂、配合比、甚至外界温度都会改变水泥的初凝时间乃至终凝时间。
水泥的凝结时间对混凝土建筑工程的施工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意义:初凝时间太短,混凝土拌合物的运输和浇灌的准备时间过于急促,从而影响养护质量。而终凝时间太长,养护凝结所需的天数又会大大延长。因此,凝结时间不长不短,稳定在及格区的水泥才是的水泥。
而我司广东润合建材有限公司十多年来专注于加气砖、水泥厂家,业务遍布广州、佛山、中山等地,深受装修商、建筑业公司的认可与信任,坚持薄利多销的经营理念——选择我们润合建材的产品和服务,会给客户带来的体验。
以下就是水泥的使用注意事项:
一、水泥需存放于干燥仓库中以免受潮,如产品受潮结块,则需作试验后才可使用。
水泥是一种水硬性材料——即会在水中硬化;假若处于潮湿环境里,水泥原浆就会不自然硬化——即所谓的“受潮结块”。一旦水泥出现受潮结块的情况,就必须先进行强度、细度等繁琐的检测试验,多余的检测试验会大大增加金钱及时间成本,因此,切记需将水泥存放于干燥仓库中。
二、注意水泥的使用期限——自生产日起不得超过三个月,且不可掺入其它泥土、杂物及不同品种水泥,否则检测后按标准降低其强度等级。
水泥原浆会在180天左右开始自然凝结的过程,因此保质期约等于三个月。而掺入杂质或其他品种的水泥则会令强度、细度等参数发生变化,此时便需要根据标准降低其强度等级,造成浪费和打乱工程计划。
三、在刚刚完成施工之后,建筑物要遮盖好,直至养护到水泥终凝为止。
完成施工后,水泥便开始了凝结胶砂,转化成混凝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养护是非常重要的前置条件。何为养护?即在将水泥浇筑成混凝土后,人为造成一定的湿度和温度条件,使建筑物得以正常地硬化及加速其强度增长。因此,水泥浇筑为混凝土建筑后,一定要进行养护——自然条件满足时进行为期7天的标准养护,不满足时则进行为期28天的同条件养护。
四、若遇到干燥天气或进行易疏水工程,要注意保水养护。
如上述,水泥是一种水硬性材料,因此在浇筑成建筑物后,若不注意保水养护,让尚未完全成型的混凝土建筑暴露在干燥环境中时,就会造成硬化进行的所需水量缺失,从而令建筑物的强度不达标。因此,必须注意保水养护。
五、凡用户不注意上述事项,发生事故后果自负。
顾名思义,不遵守上述事项,一旦发生事故,后果自负。